活動回顧2:2009第八屆「網上教學會議」─臺灣團參訪心得
高雄縣文山高中 柯麗妃主任
非常有幸能參加第八屆的香港網上教學會議,碰巧得知竟然在我們抵港當天,香港政府為了因應新流感而宣布中小學以下的學校停課,讓我們真正實際體會到網上教學在『停學不停課』中的價值。
在這趟參訪中,除了可以非常具體地參觀資訊化教室的硬體建構外,更是能夠聆聽到來自其他華人地區的老師,分享他們使用eClass教學平台的經驗與成果,讓我個人有很大的收穫。此外也從來自不同地方的夥伴獲得許多寶貴的教育實務經驗,粗略得知不同華人地區的教學現場。
如果有機會,希望明年文山高中也能為這個教學會議提供值得分享的教學經驗或實務運作。
文山高中的老師們與大義國中潘道仁校長。
----------------------------------------------------------------------------------------
臺北市大湖國小 李華隆主任
2009年6月12至15日,赴港參加了第八屆網上教學協會年會,非常幸運的,在幾天的行程中,聽到了香港教育局資訊科技總課程發展主任佘孟先生的演講和參觀基華小學實際使用eClass平台的經驗,讓我一到香港便能對當地資訊教育的規劃及融入教學的情形有了一個概括性的瞭解。
13日的OLTC會議中,非常感謝主辦單位邀集中、港、臺、澳、馬各地教師在會場上分享,我們可以從中瞭解eClass在各地運用的情形,同時eBook、iPortfolio及eClass4.0版本的介紹,也讓我們對eClass強大的教學支援系統有了更深的認識。
本校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引進eClass,相信透過這次研討會,我們對eClass平台的使用及在學校課程的推動上,一定能夠開展另一番新的樣貌。
李華隆老師分享神奇的「e筆通」手寫板工具。
----------------------------------------------------------------------------------------
桃園縣瑞塘國小 李麗紅老師
這次香港之行,中小學正值H1N1停課兩週,有些本就使用eClass平台的學校,學生的學習幾乎不受影響,因為平常已累積很多教材在網路上,學生也習慣使用網路學習、交作業,正是「停課不停學」的最佳寫照。
老師平日將上課的教材、作業、學習單、參考資料、問題討論等結合影音,透過eClass平台與網路,讓學生回家後,即使無人指導也能複習功課,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網路上與老師、同學討論,既能深入探討問題,也能促進思考與人際互動。不僅如此,身心障礙的學生尤其有特別的學習需求,也需要更多的練習,才有可能達到一般人的水準。eClass的功能便很適合他們,讓他們不論在何時何地,只要網路暢通,就能以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無限次的練習老師放在平台上的教材,達到學習目標。
一群老師有著共同的理想與目標,不遠千里從亞洲各地齊聚香港,分享心得、觀摩學習,只希望能找出幫助學生有效學習的模式,這種熱情令人感動。希望未來臺灣有更多學校、更多的老師使用eClass,將教材分享出來,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幫助更多的學生。
很高興有這次的機會能到香港參觀學習,雖然行程緊湊,個人體力有些不勝負荷,但是伙伴們的關心與照顧,讓我感到非常的溫暖,謝謝你們!
桃園縣瑞塘國小 曾美珍老師
這次有機會和大家出去見識,是一個很棒的經驗,也因看了很多人的分享,讓我得到了一些啟發─未來的學習是流動的、互動的,以及為自己而學習。
現代資訊傳遞如此快速,有時我的確會跟不上孩子們的腳步,但也深刻體會到,現在教學最主要目的就是引起學生想學的動機,也要讓我自己和孩子們做更廣泛的自學。正好,我現在擁有兩樣很好的工具─ eClass +電子白板,善用這些工具,
更加積極地思考對學生更好的學習模式,與一起前進的團隊夥伴共同努力,希望我在下一學年度,能在教學上做到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桃園縣瑞塘國小 施春雅老師
這是春雅第一次參加海外交流活動,我很榮幸能藉這次的參訪機會,認識了這麼一群可愛而執著於向上提升、積極邁向未來的老師們。大家在不同的土地,卻一樣的努力,為孩子、為教育,更為了身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研討會上是分享、是交流,更是力量的凝聚!知道有一樣執著的一群人在一起努力著,再出發的能量,也就更強大了!
世界如此美麗,教育應該也能更美麗,只要大家一起努力走下去!
網上教學協會頒發講者感謝狀給蘇惠敏組長。
----------------------------------------------------------------------------------------
碩陽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蔡芝寧小姐]
今年的香港之行,不論是參訪學校或是網上教學會議都安排得相當充實,令人收穫良多,不僅能聽到受訪學校由校長、老師至學生不同層面的分享,還能聽到來自不同國家的教師經驗。跨香港、廣西、廈門、北京、澳門、馬來西亞和臺灣多個區域的交流討論難能可貴,相信在網上教學的風氣也會一年比一年更為熱絡,隨著科技發展更加多元化。
香港教育局佘孟先生的分享令人印象深刻,他利用短短的中午用餐時間,分享他對香港電子學習發展至今的觀察,簡單扼要地分析現況和提出很實際的建議,值得提供給我們參考。在學習好典範的同時,也要謹記發生過的教訓,更重要的是必須因地制宜,讓臺灣能跟上世界腳步,保持核心競爭力。
臺灣老師的分享也相當精彩,從高雄大義國中、桃園瑞塘國小、臺北大湖國小和臺北中崙高中,都充分表現出各校的發展和老師經營網上教學的特色,留下校際交流的美好開始。
與臺灣文山高中老師、大義國中潘校長及馬來西亞芙蓉中學的老師合影。
[沈金燕小姐]
這次參訪時,剛好遇到香港學生感染新流感H1N1的病例又增添了,所以香港政府馬上採取了停課的措施,新聞一報導出來,卻完全感覺不到老師、學生及家長對於學習暫停的擔心。因為早在幾年前的SARS風暴,就讓香港政府意識到網上教學的重要性,所以當這次H1N1出現時,學校都抱持著「停課不停學」的心態,即使是學生無法到校與老師面對面的上課,但藉由學習平台,學生依然可以持續學習、交作業、做練習...等。
除了香港外,這次我們也看到了馬來西亞與大陸的老師參與分享:馬來西亞的華人必須非常努力,甚至連學校經費也得靠傑出校友捐獻,但是,在這麼刻苦的環境裡,更造就了他們努力不懈的精神,雖然馬來西亞的硬體設備是這麼的不足,但當地的華人師生在網上學習與自學這部份,做得的確不輸香港。
對於大陸老師的分享,也讓我看到了大陸的學生對於學習是多麼積極─小一、小二的學生就會自己用電腦打字,甚至打出六、七百字的文章都沒有問題!這著實讓我非常的吃驚,原來大家的腳步都走得這麼快、看得這麼遠,相較之下,臺灣是不是也該加緊腳步了呢?
其實參與國內或國際性的學術交流是很好的經驗,教育同仁們可以互相觀摩學習,除了外在(硬體)之外,內在(軟體)的自我提升也是需要的。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不容小覷,我們也期待臺灣的老師們能夠帶領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求知,享受部受時空限制的教與學。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可以一同看見臺灣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