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陽創新教學實驗室系列2 --- Rubric學習成果評量指標
老師給學生打分數,您想會要用什麼方式來進行評量?分數或是其它方式?在這裡我們要介紹一個最近有愈來愈多老師採用的方式-Rubric學習成果評量指標。
許多老師認為Rubric 是一種「公平、有效率、有回饋」(註一)的評量方式。透過事先和學生討論評分的基準,並透過同儕互評及自評來修正評分基準,最後由老師根據修正後的評分基準來完成評量(註二)。eClass從4.0版後,除了傳統的分數及等級等評分方式外,另外也提供了「評量指標」此一功能,老師可以自定義等級及定義做為評量使用。如下圖,老師參考全民英檢所描述的分級能力,做為定義說明。
同時,系統也提供同儕互評及自評功能,協助老師確定評量方式前,可以先讓學生們測試使用。
Rubric的應用,也方便老師評量學生的學習態度。如企業訓練服務人員,除了了解其標準程序操作是否正確外,另外面對客戶時是否時時保持愉悅的神情?是否能順暢的提供客戶所需的服務?等都是可以定義清楚並列入考核的項目。Rubric的實際應用案例,我們將在下一期為您進一步示範。
還有更多創新教學的工具可由eClass 4.0提供,我們會陸續介紹給您。
註一:顏雅娟, 公平有效評分的秘訣: 從發展Rubrics談起, 台大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教師論壇, 2009年7月31日
註二:參考自Rubric(academic), Wikipedia
撰稿人:周柏佑